古建筑项目规划设计五大误区

荣誉客户

+ 更多
  • 成都电影...
  • 中集集团
  • 信和集团
  • 新津产业...
  • 西南民族...
  • 武海置业
  • 卧龙山
  • 通威集团
  • 四川省林...
  • 四川省建...

    企业资质

    +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新闻动态   古建筑、园林与文人雅趣:...

    古建筑、园林与文人雅趣:陈从周百年诞辰致敬展开幕

    2018-10-12 11:05:59

      展览的英文名称“The Ultimate Literatus”流露出对陈从周的崇敬致意:这位跨界的文化大师是怀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极致文人。

     

      林子人 2018/10/10 09:00浏览 13.1W来源:界面新闻字体:宋

     

     

    1950年代,陈从周(左)与刘敦桢

     

      2018年是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园林艺术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1918-2000)诞辰100周年。日前,“郁郁乎文哉——陈从周百年诞辰致敬展”在上海开幕。该展为解放日报社“大师在上海”第三季,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同济大学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共同举办,以陈从周姓名由来为题(《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英文展览名称“The Ultimate Literatus”流露出对陈从周的致意——这位跨界的文化大师是怀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极致文人。

     

      “他把建筑和园林扩散开来,和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诗词歌赋都联系在一起”

     

      陈从周191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38年至1942年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7年至1952年间曾执教于圣约翰大学附中、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圣约翰大学部建筑系、之江大学建筑系,1952年加入全国院系调整后的同济大学,在同济建筑系任教近50年,培养了大批建筑、规划和园林人才。至今同济大学建筑学的师生们还尊称他为“老夫子”。

     

      陈从周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等学术专著,还参与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陈从周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出版过《园林谈丛》《书带集》《帘青集》《随宜集》等散文作品。另外,他在书画方面造诣颇深。1946年,陈从周在沪游学,经著名金石家方介堪先生引荐,在画家李秋君家拜张大千先生为师,正式成为“大风堂”入室弟子,学习绘画。陈从周画风清健雅逸,书卷气浓。

     

     

    陈从周的画作《鸡雏》

     

      陈从周对文学、书画、戏曲等多个文化领域的广泛涉猎反过来加深了他对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理解。陈从周的学生、古城镇规划保护专家阮仪三曾说:“他是文学巨匠,有深厚的文学底子,他做建筑和别人不一样,他把建筑和园林扩散开来,和传统的书法、绘画、音乐、戏曲、诗词歌赋都联系在一起,他对建筑园林的理解比我们高一个层次,而且比我们丰富。”

     

      此次展览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室内展厅主要展出陈从周与师友往来书信、书画作品及文献手稿等70余件,内容涵盖他与众多文人大家的书信往来,并展现陈从周自己的书画成就。室外展览邀请了当下活跃的年轻摄影师与艺术家以《影·园》为题,创作出一件向陈从周致敬的摄影艺术装置。

     

     

    艺术装置《影·园》

     

      展览的一大看点是可以一睹陈从周的“文人朋友圈”。展品中既有俞平伯、贝聿铭、顾廷龙、叶浅予、王蘧常、谢稚柳、凌叔华、叶圣陶、陈植、俞振飞、罗哲文、苏步青等各领域大家写给陈从周的书信;也有顾颉刚、高阳、茅以升、唐云、朱屺瞻、郭绍虞等名家学者等赠与陈从周的书画作品。丹青只把结缘看,这些书画作品常年悬挂于陈从周所居住的“梓室”之中,伴随他度过了大半的人生时光。

     

     

    叶圣陶题“梓室”

     

      “我要把余生用来修复和建造中国园林,让外国朋友都来看我们的艺术”

     

      “从周对中国园林之理解肌擎理分,博大精深,非凡人所能及。从周著书多卷,其所著《说园》为中国园林之经典著作而享誉世界,并以此弘扬中国文化之精髓,功德无量。”美国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这样评价陈从周。

     

      根据陈从周长女陈胜吾的介绍,陈从周的人生经历了几个转折:从中学语文老师转向钻研中国建筑史,是因为他希望读书能够对祖国有用;从研究中国古建筑转向研究中国园林,是因为他在研究古建筑的过程中觉得中国园林岌岌可危,亟待抢救;文革结束中美建交后,陈从周通过参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的设计而在国际范围内声名鹊起,其著作《说园》《扬州园林》等书得到了广泛传播。

     

      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二楼的中国园林“明轩”如今是该博物馆的人气展厅,这背后就有陈从周的功劳。“明轩”项目起源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理事、远东艺术部巡视委员会主席阿斯特夫人(Brooke Astor)的构想,她幼年时曾在中国生活过,希望能够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现代展厅中建造一座中国式花园,为博物馆带来一丝宁静的气氛。

     

      1977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远东事务特别顾问方闻访问苏州与陈从周会面讨论营建事宜,根据陈从周的建议,“明轩”以苏州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以明代山水画为范本建造,其理由是殿春簃的尺度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厅相符,而且殿春簃的基本形制维持着原汁原味的明式园林风格。1978年底,中美双方正式就“明轩”项目签署协议,这也成为中美两国自1949年后的第一次重大文化交流。“明轩”的所有建筑材料——包括珍贵的楠木柱、瓦片——都来自中国,由中国工匠前往纽约组装,全程完全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方法,没有使用一枚钉子。1981年,“明轩”正式对外开放。

     

     

    陈从周参与设计的“明轩”。图片来源:MET

     

      “明轩”惊艳世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建园邀约纷至杳来,然而陈从周坚持要在中国修复、保护园林。据1991年《解放日报》的一篇报道,当年美国旧金山市市长韩彬德、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衡山正先后来到上海拜访陈从周,邀请他赴旧金山与东京建造中国园林,皆被他婉言拒绝。他曾说过:“茅以升只造一座钱塘江大桥,我在美国只造一个花园。我传至大洋彼岸的是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园林艺术,不是去送礼品,送花送画。”

     

      “他说,我要把我的余生用来修复和建造在我们中国本土的中国园林,让外国的朋友都来看我们的艺术。我觉得他很有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他把中国文人笔尖上的文字和绘画用于推进建设工作中,所以我觉得我的父亲是一位好父亲。”陈胜吾说。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