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项目规划设计五大误区

荣誉客户

+ 更多
  • 成都电影...
  • 中集集团
  • 信和集团
  • 新津产业...
  • 西南民族...
  • 武海置业
  • 卧龙山
  • 通威集团
  • 四川省林...
  • 四川省建...

    企业资质

    +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首 页   新闻动态   留住历史建筑,更要算清长...

    留住历史建筑,更要算清长远账

    2018-01-30 10:53:29

      

     

     

      上海不仅有浦江两岸的摩天大楼,也有梧桐树下的小洋房、里弄小巷的石库门。对于本市的历史风貌保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了新目标:上海将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第二批131个历史风貌街坊保护,彰显城市人文底蕴。

     

      最近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同样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却也不断见诸报端,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信息渠道还是不够畅通

     

      去年,巨鹿路888号的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擅自拆除重建。近日媒体又报道,市级文物建筑尚贤坊后两排里弄突然被拆。这些新闻撩拨着公众的神经。

     

      市政协委员卢永毅告诉记者,两起事件背后的情况并不相同。对于尚贤坊,市文物管理部门、文物建筑修复专家、开发项目业主都通过媒体向公众作出解释,说明这是一个特殊的保护修复项目,采取构件拆解和复建方案的工程,是经过管理部门和专家论证而作出的、不得已的选择。巨鹿路888号,则是优秀历史建筑遭到了有意的破坏。

     

      “尽管情况不同,但暴露出了相同的问题。”卢永毅认为,两个事件反映出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包括管理部门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结果要么是延误了抢救性保护,要么是引起诸多误解。市人大代表朱光也认为,对建筑是否属于“文物”以及不同保护等级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与政府的想法往往不一致,因此造成误会。新闻曝光后,误会扩大成了误区,甚至成为社会热点。

     

      建立高效协同监管机制

     

      在一些历史建筑被拆的消息曝光之后,不少市民往往将“板子”打在政府身上。但是,相关政府部门却觉得有点委屈。

     

      据市人大代表、静安区区长陆晓栋说,去年静安区成立了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街坊)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我们现在建立了‘一楼一档’机制,每一个建筑的历史、现状以及接下来的责任落实、巡查机制都建立在档案中。我们就是要确保‘一块砖都不能差’!”

     

      市人大代表、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原说,摆在区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庞大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和执法力量、巡查力量、管理力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朱光在调研中也发现,全市负责文博保护的专业人士很少,落实到区里每个区不超过10个人。

     

      调动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成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共识。李原代表建议,应该建立各司其职、高效协同的监管机制。在她的设想中,一方面,可以建立高效的发现机制,形成物业服务企业、网格化管理人员、居委干部等多渠道汇总的巡查报告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灵活的处置机制,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由物业服务企业对其限时整改,遇严重违法违规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罚。

     

      风貌保护民生保障双赢

     

      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在上海城市风貌保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这些里弄房屋内的“七十二家房客”,急需改善居住条件。不少居民一家几口住在狭小的空间内,厨房与卫生间都是几家人合用,居住条件简陋拥挤。他们期盼着,自己的居住条件能够得到改善,为此政府也花了很大力气做群众工作。

     

      如何在历史风貌保护和实现民生保障二者之间实现双赢?有政协委员提到一个案例:上海市风貌保护街坊之一、位于虹口区的东余杭路211弄春阳里,正在进行更新改造试点,待改造完成后,“七十二家房客”将每户都有独立厨卫,房屋的使用功能也将更加完善。

     

      “面子、里子都要做好,市民才能支持城市更新,否则就没有获得感了。要让市民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这样说。

     

      政府市场市民多方合作

     

      中心城区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的过程中,以往的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土地再开发政策和模式需要改变,新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市民参与等多方面合作方式,实现历史文化风貌的成片和整体保护。

     

      陆晓栋代表举安康苑项目为例,和原来相比,这个项目增加了大量保护性建筑,而保护建筑之外的部分则交由开发商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留下城市记忆的同时改变面貌。“无论如何,都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还要看长远的利益。算大账来说,城市品质提高了,本身老物业也会升值。”

     

      “既然动迁的方式不现实,就要大量吸引民间的资本去做。”戚建豪代表也提到,上海荣宅的修缮项目引入了外来资本和技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品牌效应,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总结推广。

    关键字: